2021-05-07
2021年中國兒科用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兒科藥品市場發展空間巨大
兒科用藥是指適合兒童特殊體質及需求設計的一類藥品,尤其指專門在醫院兒科使用的藥品。兒童藥品對于藥品劑量、安全性、口味等都有特殊的需求,如通常使用劑量更小、利用矯味劑來改善藥品入口的苦味等。隨著“二胎政策”全面開放,兒童人口數量將持續增加,兒童藥物市場需求也將隨之增加。
兒科用藥種類匱乏,“供不應求”成為市場痛點
我國兒童用藥配備不足,呈現“三少兩多”的市場特點,一是兒童專用藥品種少、劑型少、劑量規格少、普藥多、不良反應情況多。二是兒童藥藥品口感不好,用藥依從性差,長期存在“用藥靠掰,劑量靠猜”,“小兒酌減”情況,兒童濫用藥物嚴重損害了兒童健康。
我國兒科用藥發展起步較晚,技術研發較為落后。目前,作為藥品消費的特殊群體,我國兒童藥品的種類占藥物總量的比例卻不足10%,國內90%以上的兒童用藥為非兒童專用藥;適宜兒童的劑型、規格也非常缺乏,尤其是低齡兒童、新生兒用藥普遍“成人化”,兒科專用藥的缺乏導致兒童使用成人藥現象普遍。
《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數據顯示,2019年末,全國0-15歲人口為24977萬人,占總人口的17.8%;然而目前我國兒童用藥市場規模約占整個醫藥行業5%,反映出兒童用藥市場遠未飽和,未來市場空間廣闊。
據Insight數據庫的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1月1日,我國共收錄上市批準產品(化藥、中藥和生物制劑等)批準文號數為228448個(按成分統計為8487個),其中兒科專用藥物(按兒童、兒科、小兒等統計)批準文號總數為3826個(成分241個);在化藥領域,總批準文號為151473個(成分2195個),兒童專用藥物的總批準文號為1598(成分55個)。
國內兒科專用產品的批準文號數量以及活性成分數量均較少,兒科專用藥物的批準文號數量占比不到2%,相對于全國2.49億兒童人口來說遠遠不夠。
“二胎政策”落實導致新生兒數量增加,兒科藥品需求進一步擴大
在2016年我國全面二胎放開,當年新生兒人口數量同比上升7.9%至1786萬人;2017年出生率以二孩為主,二孩出生人數占比高達51.2%,二孩出生人數占比已經超過一孩出生人數占比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9年,盡管全國生育水平略有下降,但從生育孩次看,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重明顯高于一孩,2019年二孩及以上比重達59.5%,比上年提高2.1個百分點,這說明“全面兩孩”政策持續發揮作用。
隨著我國“全面二胎”政策的落實,新生兒的數量增多,意味著我國的兒科用藥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。
自2008年起,我國兒童醫院數量大致保持增長趨勢。隨著二孩政策的不斷實施,我國新生兒人口數量經過短暫調整后將會逐漸增長,二孩出生數量乃至新生兒出生數量的增長將會給未來10-15年兒科用藥市場帶來極大的需求,推動整個兒科用藥行業的發展。
根據《2020年中國健康衛生統計年鑒》數據顯示,2019年我國兒童醫院數量增長至141家,較2018年增長12家,漲幅達到9.30%,各類醫療機構中婦產科和兒科床位數持續增加。
兒科藥品發展趨勢:中成藥和藥品包裝成為企業發展重點中成藥受青睞
目前,我國市場上兒科中成藥占比為64%左右,這是因為相對于西藥來講,兒科用中成藥以其藥性溫和、服用方便、價格便宜、副作用較低以及“治養”相結合的特點也將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。
相較于化學藥物市場,中成藥兒童用藥本土藥企優勢十分明顯。由于上述現狀,我國企業產品開發偏向于中成藥,中藥類兒科用藥市場競爭程度未來會更加激烈。
除了在藥品自身的效果上進行研發投入,由于兒科用藥的使用者情況的特殊性,兒科制藥企業通常會設計可愛的藥品包裝來吸引小朋友;所以通常兒童藥品的包裝顏色更加鮮艷,甚至會出現企業自主設計的卡通人物。
聲明:本文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內容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與本公司留言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